灸法防治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千金方》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并说:“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艾炷或艾条,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用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可见,很早之前人们就对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艾灸为什么能调理身体?传统医学认为,艾灸之所以能够调理身体,是因为艾灸能使人体起到调节阴阳、调和气血、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益气温阳、升阳举陷等诸多作用。而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光谱,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须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更好地起到改善和修复病灶的作用。
而在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加班熬夜、喝酒应酬是为常态,空调、风扇、冰棍、冷饮以及西药抗生素的滥用,使人们身体越来越寒,体内湿气严重,免疫力低下。此时,用艾灸来温阳排寒,调理身体健康自是合适不过!
以医者启心,坚持匠心传承。
以医者仁心,固守初心使命。
仲圣正启心医道陪您一起遇见更健康的自己!
仲圣正启心医道于年精心打造推出「4.0温通专用艾条」与「三昧护宫灸」,致力于用中医绿色理念疗法,为师友健康做好守护。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师友广泛热捧,这来源于师友对仲圣平台的信赖,他们知道仲圣平台出品,必属诚心精品!
而对于新认识仲圣平台的师友,或者对艾灸疗法比较陌生的师友,我们来了解下两款产品:仲圣正启心医道·「温通灸」与「三昧护宫灸」
首先,无论是仲圣正启心医道·「温通灸」,还是「三昧护宫灸」,它们的艾绒均选用上好南阳伏牛山野生艾草纯艾叶,特点温和,手感细腻。此草得医圣祖庭之天地灵气,与正启心医道十余味名贵中药相伍,化作医者手中之仁,尊长手中之慈,子女手中之孝,熔入护佑苍生大军,以一缕清烟伴真火三昧,上疗君亲之疾,中护己身之正,下解子孙之恙。
另外,此两款艾条的外衣统一采用桑皮纸制作。桑皮纸即桑树皮纸,它本身就是一味药材。用其制作的艾条易于保存,防止变质,不易被腐蚀或者虫蛀,具有促进药效发挥,疏通经络,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而且,桑皮纸艾条艾灸时的最大特点是:艾条烟小,无污染,灸后不上火。(用锡纸包裹无烟效果更好,且更节省)
仲圣正启心医道4.0温通艾条
仲圣正启心医道「4.0温通专用艾条」
仲圣正启心医道「4.0温通专用艾条」——融入了大量中医对人体的认识,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原有的一气周流回归有序化。
艾绒选自纯艾叶,特点温和,手感细腻。8道工艺精制而成,保留艾绒药性。可温通气血、散寒止痛、化瘀消滞、拔邪培元、温阳固本。可广泛用于各种疼痛、虚寒疾病以及真阳亏虚等。
仲圣正启心医道5.0三昧护宫灸
仲圣正启心医道「三昧护宫灸」
仲圣正启心医道「三昧护宫灸」——一款懂女性健康的艾,调理妇科问题,让美丽无忧!
艾绒选自纯艾叶,特点温和,手感细腻。15道工艺精制而成,可温经散寒、暖宫养血、清瘀化浊、消癥破瘕。可广泛用于宫寒不孕、痛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各种妇科炎症等。
灸之以道,法有高下,术有深浅,器有优劣。选择仲圣正启心医道艾条,以医者启心,给您更安心的守护!
了解更多产品详情~咨询
仲圣正启心医道陪您一起遇见更健康的自己!
附表:
一、常见病的取穴:
常见病
配穴
颈椎病
大椎,肩井,天宗,中脘,神阙,足三里
肩周炎
病变局部阿是穴,大椎,天宗,曲池,足三里
风湿性关节炎
病变局部阿是穴,大椎,脾俞,胃俞,肾俞,中脘,
足三里,三阴交
感冒
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
咳嗽
大椎、肺俞,天突,列缺,足三里,丰隆
支气管哮喘
大椎、肺俞,膻中,中脘,神阙,足三里
牙痛
阿是穴,合谷,耳门,听宫,内庭,颊车,太溪,
鱼际
胃炎
中脘,神阙,天枢,气海,足三里,内关
腹泻
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阴陵泉
急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
痛经
神阙,关元,曲骨,足三里,三阴交,至阴
小儿腹泻
中脘,神阙,天枢
失眠
涌泉,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糖尿病
关元,太溪
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痔疮
百会,肾俞,八髎,长强,承山,中脘,足三里
脱肛
长强,百会,足三里
遗尿
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
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
腰阳关、八髎,气海,中极,阴陵泉,三阴交,
上热下寒
神阙、关元、血海、足三里、曲池、太溪,每天灸
一两个,或者选两个长期坚持
二、艾灸的50种不同反应以及灸后反应处理
艾灸后常见的50种反应
序号
艾灸反应
反应所代表的含义
应对措施
1
水泡
体内的湿寒比较重。
水泡继续灸,控制好灸量和火力。
2
红疹
体内的风、湿、寒比较重。
继续施灸,加灸曲池、大陵。
3
口渴
上实下虚。
继续施灸,灸前喝杯热水,多灸腿部。
4
病症加重
身体虚弱,正气弱。
继续施灸。
5
返病
正邪相争。
加强营养,继续施灸,扶正祛邪。
6
上火
表明体质热或灸量大,配穴不合理。
加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控制好灸量。
7
口干舌燥
上焦有虚火。
加灸曲池、合谷、太溪、照海,清虚降火。
8
烦躁
体内有虚火。
继续施灸,多灸腿部,少灸上焦部位。
9
烫
经络有瘀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
掌握好灸量和火力,根据穴位调整距离。
10
痒
体内有风邪。
继续施灸,加灸曲池、百虫窝。
11
不热
表明体内寒气较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劳,气血虚弱或经络不通。
适当加大艾灸量,控制好火力。
12
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
经络不通。
继续施灸,红白点会自动消失。
13
头晕、头胀
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加上原本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
要序渐进施灸,可加灸大椎、合谷、太冲。
14
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
体内有风湿。
继续施灸,慢慢的该症状就会消失。
15
全身乏力
体虚或其他病症。
掌握好灸量和火力,注意饮食,加强运动。
16
身体沉重
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继续施灸。
17
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
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开窗通风,缓解后可适量施灸。
18
想睡觉
经络疏通后需要更多的气血滋养,气血不足,则脑部缺氧,导致发困。
继续施灸。
19
酸痛、疲劳、嗜睡。
气血於堵或气血不足。
继续施灸,不要熬夜,适当运动。
20
鼻流清涕
肺部有寒气,正气弱、免疫力差。
加灸肺俞、迎香。
21
面色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
经络开始畅通,皮肤得到气血的滋养。
继续施灸。
22
色斑变淡、痘痘消失
体内毒素排出,身体机能恢复。
继续施灸。
23
左热右凉
血瘀或血虚。
右侧疏通时多加强施灸。
24
右热左凉
虚或气瘀。
左侧疏通时多加强施灸。
25
忽冷忽热
阴阳不平衡(晚上不睡觉,白天想睡觉)
继续施灸,加灸然谷。
26
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
不热的那半边经络不通。
不通的半身,加大施灸。
27
局部皮肤凉
相应经络不通,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下降。
继续施灸。
28
越来越凉,感觉冷
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寒气驱除体外。
加大施灸。
29
粘汗
湿气重、脾虚。
继续施灸,加灸脾虚、阴陵泉。
30
冷汗
寒气重,阳虚。
继续施灸,加灸命门。
31
腹部或后腰出油
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过多。
继续施灸。
32
疼痛
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时的反应。
继续施灸,疏通相关经络。
33
腹泻
体内有寒湿,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体内运行时,肠胃功能开始恢复,肠蠕动增强,病邪化开,排出体外
继续施灸,脏腑中浊气排出体外,症状就会消失。
34
肾脏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
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
继续施灸,多喝水,注意饮食。
35
脐部出黄水
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症。
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饮食卫生。
36
脐下出水泡
有妇科或者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饮食卫生。
37
肚脐出水泡,且还有红点。
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症。
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日常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该部位的清洁与干爽。
38
排尿变多
身体毒素、寒邪从身体排出。
继续施灸,可加灸肾俞、膀胱俞促进排毒。
39
染病
本身的慢性病,正气足了以后的正邪相争。
在专业指导下配穴、施灸。
40
月经异常
调理过程中,也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补液不足,此时气血虚弱,出现的假象。
适当减少灸量,艾灸前后补充温水,适当吃一些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41
月经提前或推后
气虚、血热、精神紧张、压力大。
继续施灸,慢慢就会正常。
42
白带异常
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阳气增强之后,阴邪驱逐,正邪相争中,细菌暂时滋生,出现白带异常。
继续施灸,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
43
百会、鱼际穴,手心,涌泉冒凉风
体内瘀,有寒气。
继续施灸。
44
百会冒热风
虚火旺。
上焦少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
45
鱼际冒热风
肺部有热。
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艾灸涌泉穴。
46
手心冒热风
心肺火旺。
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转反应后施灸。
47
三阴交冒凉风
可能有妇科。
加灸妇科穴位。
48
关节冒凉风
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
继续施灸,循序渐进加大施灸力度和时间。
49
膝盖冒热风
胃火旺。
加灸内庭泄胃火,忌辛辣食物。
50
涌泉冒热风
肾阴虚。
继续施灸,加灸太溪、照海。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过度或精神紧张者不宜艾灸、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等部门不宜灸。
3、饭后一小时不宜温灸,温灸后两小时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教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泄器官排除体内毒素。
5、施灸若忽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停止施灸,开窗通风。
6、艾绒易燃,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破灭,避免发生火灾。同是要避免火灰掉落灼伤批发。
7、孕妇,妇女经期不宜艾灸。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艾疗的重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8、艾灸仅辅助治疗使用,不代替医生诊疗和治疗!
了解更多针灸、艾灸内容,请扫码联系
往期精彩回顾聚焦仲圣‖元气针灸与传统针灸有何不同?
聚焦仲圣‖扎针一定要产生“酸、麻、胀、痛”才有效吗?
聚焦仲圣‖元气针灸容易学吗?我能学会吗?
聚焦仲圣‖为什么说学会元气针灸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备的技能?
聚焦仲圣‖致参加学习元气针灸《问道三十六病》精品讲座师友的一封信
聚焦仲圣‖元气针灸讲座每期课程都会增添「新内容」吗?
聚焦仲圣‖师友,为什么我强烈推荐您参加元气针灸《问道三十六病》精品讲座的学习?
聚焦仲圣‖学完元气针灸《问道三十六病》后,还有必要学习《针道无极》吗?
聚焦仲圣‖元气针灸的「实效性」体现在哪儿?
聚焦仲圣‖临床治疗,为什么要「重视医案」的学习?
聚焦仲圣‖疫情之下,「基层门诊」出路在哪里?
聚焦仲圣‖元气针灸是「如何好病」的?
聚焦仲圣‖为什么仲圣平台的服务如此「值得认可」?这就是答案!
聚焦仲圣‖元气针灸讲座每期课程的具体安排,课程大纲是什么?
聚焦仲圣‖元气针灸的「尊重生命本体,轻柔无痛愈疾」究竟指的是什么?
聚焦仲圣‖师友在学习元气针灸《针道无极》后,产生的这些改变,您想象得到吗?
聚焦仲圣‖为什么说元气针灸讲座最大的不同在于从关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