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孩儿分享如何看懂儿童画

家长在培养孩子绘画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看懂儿童画的能力,这样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鼓励他们的成长。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说过:“我们现在关于儿童的知识的准确性,如同一张15世纪的世界地图一般。”而儿童画,能帮助我们获得一张比较准确地了解儿童心理世界的地图。

大约从1岁到2岁半左右,孩子开始出现偶然的涂鸦,他们用手指紧紧地抓住画笔,用手臂来回运动画出线条,线条的方向和长短,取决于臂部活动范围,一边画一边自我欣赏。以后随着腕关节的灵活性提高,画出的线条弧度变小。

到了2岁半到3岁半,孩子的涂鸦已经受到视觉的控制,并逐步注意自己的笔端。这时如果家长能不断地鼓励孩子涂鸦,对孩子绘画能力发展大有好处。

3岁半或4岁的孩子开始能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字了。通常孩子不是想好什么之后再画,而是画完后再取名字。而且通常的“作品”也不过是一个一个并不像实物的符号,这些符号只有孩子本人能理解,成人是看不懂的。孩子对涂鸦的命名,是孩子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命名还会随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到了4岁以后,孩子的绘画开始像实物了。孩子通常总是画他们知道的那些事物,但对事物的理解完全是儿童化的,如这时期画出的人都是一个圆圈下画两根线,即一个头连着两条腿,世界各国的孩子都用头—腿形式表达一个人的形象。

此外,儿童画中出现的其他物品如花、树、房屋,都是孩子最喜欢、最熟悉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一个个单独的实体。

孩子还会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夸张地表示出来,如为了表达自己跳舞的姿态,会把手臂、手指画得特别长。孩子不是按视觉比例,而是按“情感比例”来作画的。每一张儿童画都是孩子自己思想、情感的写照。

5岁的孩子开始运用基线,如用一根线表示天空,一根线表示地面。这阶段孩子花画的人都是完整的人,并且开始根据自己的情绪应用颜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能够按预先的构思进行创作活动。

总之,儿童画反映的是孩子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反映让自己感到重要的东西,反映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情绪爱好。只有富有童心,才能看懂儿童画。我们不能离开孩子的总体行为孤立地观看和理解他们的绘画。

▼▼▼滑动红色区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uizhua.com/fzfi/9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