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8牛和鹅教案设计

真诚地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服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牛和鹅》这篇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是一篇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又蕴涵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述“我”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中,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全都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以及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本课的可读性非常强,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情朗读,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使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想象画面、场景,在思中悟,感悟作者的表达、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以及作者用生动的故事为依托,阐释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有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故事。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1)指学生读故事。

(2)导思:你认为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3)学生自由畅谈。

(4)课件补充出示——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5)教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看待事和物。”

2.课件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

(1)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2)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故事猜原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观点,而初谈对牛和鹅的印象,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要求,学生自学。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组内读文,讨论交流。

(三)交流问题,相机导学。

汇报交流问题。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课文记叙作者原来非常怕鹅,一次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不再怕鹅的故事。

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汇报第二个问题。

学生自由汇报后,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3)学生汇报第三个问题。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由于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怕鹅,不怕牛。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写“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四)检查朗读,识字学词。

1.检查朗读课文,相机识字学词。

(1)指名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词语:无所谓 拳头 衣襟 捶捶 胳膊 酒瓶 恐怖 欺负 掐住

(3)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4)学生汇报自己理解的词语。

预设一:无所谓、拳头、捶捶、衣襟、胳膊。

①学生读词语后交流词义。

②引导学生说话。

③教师相机出示“拳”“捶”“襟”“膊”等字,引导学生读字,注音,多种方法识记,扩词。

④师生合作演示“捶捶”的动作。

预设二:掐住。

①学生读词语后交流词义。

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做做动作。

③教师相机出示字,引导学生读字,注音,多种方法识记,扩词。

(5)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6)出示句子,学生赛读。

①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

②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

③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④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⑤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

⑥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

⑦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2.检查朗读第13~15自然段。

(1)指生朗读。

(2)相机指导读好问句。

指导学生对应课文看批注,边读课文边理解批注,看能否与批注共鸣。

3.整体自由读文,        不怕牛       怕鹅

不怕鹅不欺负牛

角度不度结果不同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层层推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创设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自读、练读、齐读、默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快速理清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等,使学生能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分角色读的设计更是读出了“我”对鹅前后的不同态度。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课文朗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uizhua.com/fzfz/6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