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视觉杂志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
贝聿铭站在他设计的“金字塔”前,自豪的笑了。
贝聿铭另一个为中国人熟知的作品,便是维多利亚港湾最美的这一道几何线条——中银大厦。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当时贝聿铭才1岁。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贝聿铭,重回少年成长地香港,为了向父亲所做的光辉业绩致敬,贝聿铭接下了设计中银大厦的业务。
香港是海外华人网络的枢纽,也是在文化和地理上通向祖国的大门。爱国的贝聿铭当然非常重视,但是手头得到的经费却不及旁边大楼汇丰银行的五分之一。
至此,贝聿铭的匠心巧运,通过香港中银大厦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例证。
他让最高的一根立柱将整个建筑的重量均分到四个角上,甚至可以在每个交汇点通过对角形结构,把负重分散到四周的角度上,由此他取得了一个工程学上的突破。
切面让一个高耸的建筑看起来不再死板。开车经过时,会感觉到这座楼在不断变化。
中银大厦不仅成了一座实用的建筑,同样也是完美的艺术品,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中,变换着的几何图案令人着迷。
年,贝聿铭宣布退休,但他仍然打算为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苏州,留下点儿什么。于是他应政府邀请,开始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前面提到过,贝聿铭家世显赫,以前连苏州狮子林都是他儿时的花园,他对山石、花草自有自己的理解。
由石头对时间的认知,驱动着贝聿铭把苏州博物馆外的北墙设计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石片山水景观。用石片来仿宋人米芾的“米氏云山”……
贝聿铭把自己对家乡的所有爱,投入到苏州博物馆的建设中。建成开馆前一晚,他兴奋的久久不能入睡。他说这座苏州博物馆,就像是自己家乡的女儿一样。
他在开馆仪式上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天人合一、意境悠远,有着庭院文化的柔美,又有着中国人说不上的傲骨。这是苏州博物馆给很多人的感觉,这种中式的美,贝聿铭最懂,也最爱。
从俯瞰、到内部,都如此和谐、宁静,真的太美、太中国……
贝聿铭一生获得无数奖项,除了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还有各个国家领导为他授予的荣誉勋章……
但贝聿铭说:人生来名誉再多,死也带不去,而真正能留在人世间的就只有建筑本身。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作品答案。
年3月31日,99岁的他获得了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
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我离开祖国已经80年了,我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中国的血液,建筑无国界,它给世界带来了美丽,今天在中国大家还能够记得我,我感到非常高兴。
(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
在贝聿铭这位百岁老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各种美。
美国的纪念馆、法国的卢浮宫、香港的中银大厦……是他留给世界建筑的几何之美。
北京的香山饭店、苏州的博物馆……是他留给家乡的古典情怀之美。
身为一个富十五代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设计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八十多年。八九十岁依然在攻克一个个的工程难点……是他留给生命的拼搏之美
(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驻美大使馆)
还有最让人欣慰的:
年5月30日,贝聿铭曾说过:“故宫金碧辉煌的屋顶上面是湛蓝的天空。但是如果掉以轻心,不加以慎重考虑,要不了5年10年,在故宫的屋顶上面看到的将是一些高楼大厦。但是现在看到的是多么壮丽的天际线啊!这是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下去的。”
很多人不知道,北京故宫实行的限制高度与视野政策,有这位老人的功劳。因为他的话,至今北京还能保留住那些建筑、那些古老的传统没有被霸气而起的高楼所湮灭。
曾经有人问贝聿铭:在美国度过了八十多年后,他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贝聿铭回答:“我从来不忘中国,我是中国人,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年。”
这是他留给祖国的炙情之美。
人生赢家
不是看你赢了世界多少
而是看你给了世界什么
贝聿铭老先生的岁生日刚刚过完
我们衷心的祝愿
这个把美带给所有人的老人
能健康长寿
顺遂平安
长按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