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1.关于花盆的坑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都很快,忙碌一天,养几盆花,既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放在室内装饰空间。不过,养花时可不能随便找个器皿就开始养花。这样不仅不利于花卉植物的生长,还会影响花卉的美观。·塑料盆优点:材质较轻,色彩丰富,使用方便缺点:渗水、透气性差,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木质盆优点:重量轻、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造价低缺点:易受侵蚀而腐烂,使用寿命短·瓷盆优点:色彩鲜艳,外形美观,花色品种多缺点:排水性、渗水性差,易碎·水泥盆优点:做法简便,形状各异,重量适中缺点:渗水性、透气性差·釉盆优点:盆面光滑,色彩丰富,色泽艳丽美观缺点:渗水、透气性差·玻璃盆优点:透明干净,不变形,耐腐蚀缺点:不透气,只能水培,易碎·铁艺花器优点:设计新颖,重量轻巧缺点:易掉漆生锈,使用寿命短·紫砂盆优点:素雅大方,造型多样,色彩调和,具古玩美感缺点:排水性较差,价格较贵·陶盆优点:色彩艳丽,观赏性高缺点:价格较贵·加仑盆优点:渗水、排气性好,规格多缺点:盆深,有局限性了解了上面花盆的材质后,还要考虑到以下3方面因素:
第一,因绿植习性选择合适的花盆如龙舌兰喜光线充足、干燥的环境,我们就不能选择渗水、透气性差的塑料盆(盆内易积水,植物根系会烂掉),我们要选用透水性好的加仑盆或紫砂盆,同时要控制好浇水频率。
第二,花盆不是越大越好、越贵越好每次给花卉换盆,新花盆只比原花盆大一圈就可以了。如果花盆换的太大,浇水后花盆里的水分若不能快速被植物吸收,根系长时间泡在积水里会引起细菌感染腐败根系,甚至导致枯萎死亡。
市面上新颖的花盆很多,花友有用肚大、口窄的袖珍盆养多肉,这样盆的腹部易积水,很容易烂根烂叶。养多肉用最普通的陶盆,底部开口大一点,浇水多了也不怕。
第三,花盆要与花卉相协调平时选择花盆时,也要考虑色彩搭配,搭配颜色鲜艳的花卉多用比较素的颜色(白色、灰色、米色、茶色等),这样可以形成色彩对比,提升环境质感,起到美化身心与装饰环境的效果。
2.关于土壤的坑
说到土壤,我们先要弄清楚盆栽花卉与地栽花卉的区别,它对于花友们的养花方式影响很大。地栽花卉的水肥条件比盆栽花卉更加粗放,生长的土壤也更为自然、本真,根系附近的水肥与周围土壤的水肥交换更方便,其根系活力更强。而我们的盆栽花卉,因为改变了很多生长条件,所以它对土壤的要求会更多、更苛刻些。花卉绿植有喜酸、喜碱、耐盐、中性之分。喜酸植物有杜鹃、松类、茶花等;喜碱植物有柏类、南天竺等;耐盐植物有木麻黄、麦冬等;中性植物有桂花、樟树等。从植物对土壤的需求角度看,土壤的酸碱性、保水性、渗水性、透气性、养分需求等都很重要,所以,选择土壤可是个技术活儿。我们通常碰到的营养土大致有腐殖土、腐叶土、泥炭土、草皮土、针叶土、山泥、素面沙土、塘泥等类型。腐殖土:呈酸性,质地疏松,保肥保水性强,但排水性较差。通常由家畜粪尿、垫料和饲料残渣混合、发酵、沤制而成,其成分主要由腐殖质组成,含氮、磷、钾和多种有机质,养分丰富。腐叶土:呈酸性或微酸性,质地疏松多孔隙,所含养分丰富。自然界中森林地带的表土,由落叶多年堆积腐烂形成,适于栽种喜酸性土壤花卉,是调制盆花培养土的主要材料之一。泥炭土:呈酸性,富含有机质,有的高达80%-90%,是从泥炭沼泽地上采集的。是由有机物不断积累或在淹水条件下形成,其中部分已经炭化,颜色黑褐,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泥炭土本身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不多,但因为含有大量的纤维和腐殖酸,吸肥和保水的能力较强,是配制花卉培养土的好材料。草皮土:呈弱酸性,含腐殖质和矿物质较多,由杂草、秸杆等掺入畜粪等堆积腐烂而成。针叶土:呈酸性(pH3.5-4.0),腐殖质含量丰富,适宜于喜酸性土壤花卉。它由松科、柏科针叶树的落叶残枝和苔藓类植物堆积腐殖而成。山泥:俗称兰花土,呈偏酸性,黑褐色,疏松质轻,既透气、排水,又保肥保水,是良好的盆栽用土,适于栽培喜酸性土壤花卉。由多年堆积的落叶腐烂而成,在江苏、浙江山区出产的天然腐殖土品质更好。素面沙土:一种细面沙土,没有肥力,更不具有团粒结构,保水性能差。因为其质地纯净,通气和透水性良好,常用作花的播种或扦插用土,也是调制培养土的原料之一。塘泥:呈微酸性,是多年沉积在池塘底部的表层土,富含有机质,养分充足,质地坚硬,华南地区肥沃的池塘泥品质更好。对于养花小白来说,比较省事的办法是根据植物的特性直接购买已配好的营养土;对于已有多年养花经验的花友来说,自己配土则更有园艺氛围,更能放松身心,感受自然生命之力。通常来讲,适合盆栽花卉的土壤,要满足“疏松度高”、“营养含量充足”、“质地绵软”、“透气性好”等特性,所以我们不能够随便找点园土(易生细菌,容易板结,土壤肥力有限)就拿来栽种花卉,还是需要花些心思去了解植物生长习性,配制适合其生长的土壤。从栽培角度看,大型花木、难移栽花木移栽时应带土球;草皮植物的土质必须细腻有粘度;根系稀少花卉必须选择有一定粘度土壤;小苗、扦插育苗、侧根发达花卉和易成活花卉可选择砂质化土壤。从对水、光、肥的需求角度看,一般观叶、观形和木本花木需肥相对较少,观花、观果的花木需肥要求较高;追求生长速率的需肥量大,追求造型美观的用肥量少;扦插、种子育苗肥力要求高,成龄、成品花卉肥力可适当减少;耐阴、耐涝花卉选择在阴坡低地,喜阳耐旱花卉选择在阳坡高地。从植物生长周期来看,根据绿植的生长状况,最好一年能换一次土,通过换土、培土补充盆内养分,刺激植物根系扩大生长,使其葆有旺盛生机。3.关于肥料的坑
老百姓经常说一句话,“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对于各位花友来说,给精心养护的盆花或绿植施用肥料也是生活里的日常。那么,您知道植物都需要吸收哪些营养元素吗?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近90种,植物能吸收的有60多种,而对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有16种,即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除了“碳、氢、氧”植物可以从空气中获得外,剩余的称为“矿质营养元素”,以无机离子的形态被植物根系吸收。绿植花卉从幼苗开始就要吸收盆土中的营养,待生长到一定时期,盆土中的养分会出现不足,一旦出现生长缓慢或停滞,这个时候就需要人为施肥给它们一臂之力了。在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绝大部分营养都是通过根系获得的,根外施肥大多时候起辅助作用。但在特定的生长阶段,叶面喷施能以其速效促进植物生长及开花(直接被叶片吸收利用,或者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再促进植物长势改观),但在植物处在幼苗阶段时,叶片小、吸收能力也弱,灌根便是最好的施肥方式。不同植物获取肥料养分的方式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时期获取肥料养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喷施、灌根、底施(埋施)、追施等等,这些施肥方式各有特点,关于肥料,我们需要将植物特性与其生长阶段、最佳施肥方式三个因素一起考虑,这样肥料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关于肥料的几个坑,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最好能绕道而行。自制肥的坑:我们经常羡慕有的花友能够在生活中变废为宝,比如,把蔬菜水果等厨房垃圾、海鲜及鱼类内脏等东西收集起来进行沤肥。其实,这种自制肥操作更适合养花达人,不太适合新手小白。实践出真知,养花达人知道哪些东西需要什么样的储存办法、温湿度、能腐熟生成什么营养物质,也知道这些沤制肥适合哪些绿植花卉、使用浓度多少、多久用一次,所以,这些其实是蛮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新手小白初期上路,比较好的是先养好样的绿植花卉,使用肥料养护,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尝试沤制肥,挑战下技术含量高的,从易到难。乱用肥的坑:不少花友都有这样的经历,见不得绿萝、茉莉花等植物的叶片稍稍发黄,一发黄打蔫儿就赶紧上肥料,营养液、颗粒肥的,恨不得肥料一用上,植物马上就旧貌换新颜,活力焕发。从植物营养吸收能力的角度看,当植物生长状态不好时,其吸收能力也是比较弱的,此时大量补充营养的东西效果并不明显,而找到症结后才能快速扭转局面。首先判断植物是不是因为缺水或者浇水太多,其次判断是不是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第三个是判断是不是摆放位置不对,植物不见光或者阳光直射太严重,或者是需要通风缺却被放在密闭的空间中;假如上述情况都没有,那再从外观上看有没有虫害(蚜虫、食叶虫)迹象,排除虫害后,接下来就是病害(一般的病害造成的原因比较多,大部分情况可用多菌灵解决)、缺肥。如果判断确实因为缺肥,施肥前先要看盆内的湿度情况,结合盆土湿度直接决定施肥方式会更有效。从来不施肥的坑:也有些花友会说,我种花从来不施肥,这种情况存在,比如富贵竹、绿萝等,在达到适宜生长的温度时,只有水就可以生长得很好,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不会一直持续。绝大部分盆栽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停地消耗盆内土壤养分,当植株越来越大时,养分的总量却越来越少,外界的补充是必须要考虑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植物后续生长、开花、结实需要。所以,如果想让你的绿植花卉长势更好,需要在有限的盆土里添加一些植物生长营养元素,园艺肥料便是这种营养动力元素。4.太勤快和太懒的坑
养花是一个不断学习、总结的过程,既需要不少技巧,也需要克服一些固有习惯。拿浇水来说,大体原则有5个:干透浇透、见干见湿、干湿交替、宁干勿湿、宁湿勿干。这几个原则都是有适用条件的,需要因“植物”而异。浇水需要根据植物习性、生长土壤、所处季节、天气情况及生长状况等因素来决定。有的植物喜欢湿润的土壤,有的喜欢干旱的土壤;在潮湿的环境中浇水频次要降低,在干热的环境中浇水要频繁,在低温的环境中浇水要浇半盆而不是通盆浇透;干热的天气可以进行适当的叶面喷水,湿热的环境中要减少喷水或干脆不喷,低温通风的环境中要坚决禁止页面喷水;植物旺长时可以稍微控制浇水,让它干一些以便控制长势,多肉植物的控制旺长首先就是要控制浇水,其次是减少施肥;刚买的花都不需要立刻进行补水,刚移栽到新盆里的花最好不要大水浇,先适应新环境胜过立马去补水。太勤快的人,如果不得其法,也会无心办坏事。绿植刚买回家,大多会被捧在手心当宝贝,见到盆土表面干了就立马浇水,或者隔两天就浇一次,浇过后还总是忘,重复着浇,结果花盆里总是湿湿的,时间一久,整盆花就开始打蔫,慢慢从根上开始枯死。所以,在很多时候,绿植都是被水淹死的。
植物的根系既要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还要吸收空气中的碳、氢、氧,若盆土中的水分太多,就会使根系与空气隔绝,影响根系的呼吸功能,根系缺氧后会出现硫中毒,逐渐由白色根系变为深色、褐色,直至腐烂,植株死亡。像仙人掌、蟹爪兰、虎皮兰、沙漠玫瑰等多肉植物,平时浇1次水可以坚持3周以上,冬季里一个月不浇水也可以。
既然有“勤快”的养法,自然有相反的“懒惰”的养法。持有“懒惰养法”的人,坚持植物有自身的生存法则和防护机制,不能太惯着了,“关心则乱”,经常时不时地浇水、查看、翻土、换地方,这些都是在折腾植物,只要控制好浇水、施肥时间、环境温度就不会出问题。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对的,但在做的时候,散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放任,甚至是自生自灭,因为人要做到自律(有规律地做一件事)、有责任心(心里挂念着一盆花)还是挺有难度的。
养花先知花;养花要遵循季节;养花得会浇水;养花需要施肥;养花施肥有技巧;养花不是功利事,养花陶冶身心,养花得有耐心。养花其实更是一种境界,一种自我身心的修炼。与王阳明的观花一样,“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