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潘家园,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市场,

摄影:魏华

一个喜欢旧事物的人,一般是个重感情的人。

喜欢传统文化和老物件的人,都爱逛那些具有怀旧色彩的地方。

在济南市中区马鞍山路的南边,有个《盗墓笔记》中提到的英雄山文化市场。

摄影:魏华

作为全国四大文化市场之一,它和北京的潘家园、琉璃厂,上海的豫园,南京的夫子庙齐名。

说起英雄山文化市场,生活在济南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周末去英雄山市场逛逛,淘几件好物件,也成了很多济南人的习惯。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爱好者、收藏者、商贾云集于此,或买或卖,交流信息,成为济南市的一大人文景观。

摄影:魏华

济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市民们对“旧”物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英雄山文化市场就像是济南的一枚传统文化符号,这里的那些浸染了岁月痕迹的老物件,好像都在讲述着一个一个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聆听。

那些颇有意思的物件

好客君趁着周末来到了英雄山文化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香古色、气势恢宏的仿古牌坊,以及徽派建筑中典型的马头墙。

走入英雄山文化市场内,便可以看到市场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图书、古玩、字画、奇石、玉器、红木家具等各种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分布在市场的不同区域内。

摄影:小童、李锋

笔墨纸砚

作为一个文化市场,最少不了的就是笔墨纸砚了,从英雄山文化市场东门进入,就看到不少地摊上摆放着毛笔、宣纸、墨水、以及书法字帖等。

摄影:刘永明

再往前一点还有售卖各种书籍的,幸运的话,说不定还能从市场上淘到一整套旧时的小人书。

摄影:小童

有的摊位上还有形状各异的石头制作而成的砚台,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喜欢写毛笔字的人从市场上经过,大抵是要停下来研究一番的。

摄影:魏华

集市上还有售卖字画的,长长的一幅,风格大多像旧时人们悬挂在堂屋里的中堂字画。

奇石玉器

有人把奇石收藏称其为“当今中国收藏的一大热点”,人们谈论较多的还是奇石的采集和鉴赏。

英雄山文化市场上多的就是这类物品,细细凝视,每一件都有意思。

摄影:小童、刘永明

小时候最喜欢捡起外形光滑漂亮的石头,放在口袋里好像自己也是一个收藏家了。

事实上,奇石即使不作为收藏品,它本身就具有天生的“风雅”,如今无数的收藏爱好者的“钟情”更加凸显它的魅力。

摄影:小童、李锋

工艺陶瓷

那些充满艺术色彩,造型独特的工艺陶瓷放在哪里都抓人眼球。

跟老板攀谈一番,好客君了解到这些瓷器真是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学问。

摄影:小童

大多数人来到英雄山文化市场,瞧着外形流畅漂亮,有质感,便带回家作为日常用品。

还有些陶瓷是摊主从各地搜集而来,这类往往具有收藏价值,懂行的人来这里大多是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些颇有收藏价值的器具。

摄影:小童、李锋

花鸟鱼虫

一路走到市场的西头,多是一些售卖花鸟鱼虫的摊位。

摄影:小童

几乎每个花草摊位上都摆放着水养富贵竹,据摊主讲到,养富贵竹可以养一枝或者四枝,因为有“天一为水”的讲究。

看来这里的植物似乎也有点文化味。

摄影:小童

承载着济南人的情怀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英雄山脚下几百亩树林空地上,每天清晨,都会有商贩带着文玩字画、古旧书刊、陶瓷工艺品等在此等待交易。

人们早早的来到这里逛早市,摩肩接踵,热热闹闹。这就是英雄山文化市场的雏形,英雄山文化市场承载了一代老济南人的童年与回忆。

摄影:魏华

对于一个老济南人来说,周末心情好时,起个大早,爬到英雄山上呼吸一下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餐便随着人流步入英雄山文化市场。

摄影:魏华

随意的看看摆满各色物件的摊位,喜欢不喜欢的拿起来试着品评几句,真有中意的就与摊主攀谈一下,砍砍价,也许兜里的钞票就变成了手里的物件。

或者就走到书店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一下、读几行,有时候就读进去了,一站就一两个小时,直到两腿酸麻了,才想起身在何处。

摄影:魏华

逛累了,就可能走到茶叶茶具店里,与店主或是评说一下时事或者唠唠家常,半天时间就这样愉快而悠闲地度过了。

逛英雄山文化市场,买不买东西已经不重要了,悠然的融入、自然的感受、在这种市井生活中收获愉悦,才是来这里的目的,这不仅是济南人的生活态度,也已经成为老济南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了。

摄影:魏华

在英雄山文化市场,每个人都可以卸下心中的包袱,换上一副好心情,尽情地享受当下生活。

周末,这里熙熙攘攘,带来阵阵暖意,赶走冬日的寂寥。在这里有着冬天济南独有的韵味儿。

不信,你来看看?

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uizhua.com/fzpz/11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