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已有花须连夜发,迎腊花果领春来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是一年里最冷的日子,但也要观赏花果。

腊日即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八日。这个节日源于古代祭祀先祖、农神的腊祭。后又融合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人们在此日煮腊八粥供佛、食用,粥上或点缀雕刻出各种花样的干果,很是好看。

腊日也要赏花,在冬日里寻觅春天来临的步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腊日》诗:“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写出了风雪中感受和气,门前夹道种植的梅花、柳条带来缕缕春意。

唐代女皇武则天,写有《腊日宣诏幸上苑》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相传她要到皇家上林苑游玩,写下这首诗作为圣旨令百花开放,气概不凡,百花于是一起盛开。在历史上留下神奇的传说。

腊日以及整个腊月赏的花,是蜡梅、梅、水仙、山茶、冬菊等类冬花,还有松、竹、柏树。袁宏道《瓶史》说如果无花,宁愿取竹子、柏树数枝插瓶,还有冬天里还保持青翠的冬青、拒绝冬天的拒冬(续随子)等草木。

丁辅之《瓶松》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冬至》诗,也写到了冬至后小寒、腊月的梅花、柳枝,隐含冬日渐去、春日将近的喜悦:“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诗人张耒的《腊日二首其二》诗也道梅花在腊日开放,令人怜爱:“异乡怀旧人千里,胜日难忘酒一杯。不恨北风催短景,最怜残雪冷疏梅。”

腊月赏花,喜欢用各种温室里培育、催开的唐花,可使得不同季节的花一齐开放。清朝方浚颐《梦园丛说》描述王宫贵族赏唐花、作消寒会:“……每当毡帘窣地,兽炭炽炉,暖室如春,浓香四溢,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酿,南烹北炙,杂然前陈,战拇飞花,觥筹交错,致足乐也。”

如清代宫廷画家董诰的《唐花四首图》,画瓶插姚黄牡丹、数枝白梅,花篮内有折下的红梅,旁又配有一盆水仙。又有一幅《唐花四咏图》,画月季插于葫芦瓶中,配有盛着牡丹、水仙花的花篮,配一盆兰花。便都让春日牡丹和冬日梅花、水仙招展绽放,画出了宫廷里对唐花的运用。

清代董诰《唐花四首图》

晚清画家蒲华《瓶花图》,在一只龙泉窑瓷竹形瓶上插着菊花、月季、梅花枝,配牡丹、水仙,四季花皆备,并题诗:“洛浦仙姿写未工,鼠姑含笑隔帘栊。平生但愿花长好,安得官梅四季红。“洛浦仙姿即冬日水仙,鼠姑即牡丹。这里的牡丹应该是唐花。

蒲华《瓶花图》

腊月里,还可赏玩各种金色、红色的果实,如佛手、木瓜、香橼,嗅其清香。在明清以来各种博古图、岁朝清供图里常见。

丁辅之《佛手香橼图》

明代刺绣《博古图屏》中盏托配香橼

可观赏的,还有葫芦科赤瓟属的赤瓟,民间俗称赤包,是颜色红艳的大果子。还有雪下红、朱砂根果、金银木果、南天竹果等结出累累小红果的赏果植物。

南天竹果,尤其著名,它的果实红艳,还有黄色、蓝色。人们把它栽在庭院里作园林点景,也常剪下它的一串串果子与山茶、蜡梅等作岁朝清供,共衬出鲜亮的色彩。在色彩暗淡的冬天里尤其美好。

南天竹的果子在庭院里常引得鸟雀飞来啄食,人们还要留心保护。除了像明代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里写到的用谷米喂饲鸟儿之外,按照古籍所载,人们保护花朵不受鸟雀啄残,常要悬挂护花铃;为了保护南天竹果,还要制作护花羽鹰,用鸡鸭毛等扎成一头黑鹰,把啄食果子的鸟雀赶跑;也可以在树头罩上一层丝网,让鸟儿啄不着。

宋代缂丝陈居中《天仙拱寿图》

腊月天冷,常下大雪刮寒风,白茫茫一片,缺乏绿色调。人们喜欢追求青葱绿意,常在屋里养一盆腊八蒜,把蒜头养在水盆里,青绿叶子生出来,宛如兰叶、水仙叶般可爱。也可以取半截萝卜根,挖一个小孔,用线穿过,挂在窗前,天天在小孔里注满水,让萝卜根发出绿叶。甚至菠菜根也可以养着,让它长叶,生意盎然。清代诗人张埙有一首诗,就是写菠菜根发芽了,萌动天地之生气。这也正是寒冬腊月里的乐趣。

腊八蒜

读完点一下“在看”

您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

编辑:李颖设计:园园广告ADVERTISEMEN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uizhua.com/fzfz/9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