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超导体CT成像祝融号火星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m.39.net/pf/a_4445034.html
1预言被证实!《科学》:超导体实现分段费米面

费米面,是固体材料非常重要的一个“面儿”,决定其是否透光、导电等物性。而由于能隙的存在,半导体、超导体自身没有这个“面儿”,如果能产生这个“面儿”,将极大地改变其性质。年,理论学家Fulde理论预言了一种在超导体中实现特殊“分段费米面”的路径。但50多年来,从未被证实。

10月29日发表于《科学》的一项研究中,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李政道研究所博士后朱朕,教授郑浩、贾金锋等合作者,利用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Bi2Te3/NbSe2体系中成功产生并探测到由库珀对动量导致的分段费米面。——中国科学报2中国科大附一院在CT成像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10月31日,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医院)获悉,该医院医学物理实验室杨益东教授团队近期连续在锥束CT和能谱CT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稳定可靠、准确快速的锥束CT图像重建算法,解决了锥束CT图像伪影的难题,放疗放射剂量计算的准确度及肿瘤病灶和软组织器官的辨识度均大幅改善。同时,首次提出了图像域双能图像信息矢量化分解的数学算法,将能谱CT图像中不同的组织成分精确地区分开来,并大幅提高了图像的质量。以上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医学物理领域的顶级期刊MedicalPhysics上。

——中国新闻网

3祝融号火星车将与欧空局火星快车号探测器进行通信测试据中国探火工程官方微博“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消息,欧空局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团队计划11月与中国祝融号火星车进行5次通信测试,将尝试从祝融号接收数据并将数据转发到欧空局位于达姆施塔特ESOC运营中心,之后再从ESOC转发到祝融火星车团队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了准备这些测试,火星快车任务团队首先确定快车探测器何时能够运行至祝融号着陆点上空,祝融号任务团队随后选择5个最好的窗口来中继通信测试,每个窗口持续大约10分钟。

——央视新闻客户端

4我国首套冰川实时监测系统投入使用数据每5分钟更新▲图片来源:王俊豪/摄10月29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观测研究站(简称玉龙雪山站)成功研发了我国第一套冰川实时监测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该系统由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激光测距、相机、气象、冰温、地震仪等监测模块组成,通过4G实时传输观测数据,通过网络在线发布,可随时借助浏览器、手机在线查阅,极大减轻高海拔冰川人工监测的工作强度和潜在风险,提升数据采集的连续性、精确性、时效性及在线可视化。

——科技日报

5竹子凭啥快速生长?古重复、新基因暗藏玄机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团队、章成君团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龙漫远合作,开展了竹子新基因功能演化的研究。研究团队对毛竹基因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鉴定到个竹子特有的孤儿基因,也由此揭示了竹子快速茎生长中,新基因与全基因组重复相互作用的奥秘。研究成果在著名国际演化生物学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在线发表。

——科技日报

6我国科研团队在城市湿地发现一昆虫新物种▲图片来源:这是海珠斯萤叶甲标本(10月25日摄)。从广东省科学院了解到,该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研究员团队近日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一个稀有昆虫新物种,其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斯萤叶甲属。科研团队将其命名为“海珠斯萤叶甲”。该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昆虫分类学报》上。

据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所长杨星科介绍,以往发现新物种一般是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下。此次在城市湿地环境中发现新物种比较罕见,也是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恢复的一个重要指征。

——新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guizhua.com/fzfz/10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